爱看小说

第一回 发宏愿趁隙出京 渡流沙险过五烽(第6页)

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ntiquessd.com

求学者都对玄奘刮目相看,由此玄奘声誉鹊起,为有名之高僧。

在研读佛经的过程中,玄奘感到各经“隐显有异,莫知适从”

,所拜的老师所持的观点也各不相同。

这是因为佛教传入中国,佛经由外来的僧人翻译,各人所习用的语言不同,思维各异,理解分歧,导致语义差别很大,争论不休。

尤其是自南北朝以来关于生起万法,探究宇宙人生本源的阿赖耶识,争讼不已,形成了南北两道的对峙。

所以玄奘立誓游西方,到佛经的原产地去,解决心中的疑惑。

但此时形势极为紧张。

大唐与东、西突厥都处于剑拔弩张的尖锐对峙之中。

西游,势必要经过东、西突厥控制的地盘。

唐在与突厥交界的地区,对过往行人严加盘查。

为防止重要情报被传到突厥地区,也为防止文人为西域突厥所利用,唐政府严厉禁止文人去西域。

玄奘已是有名高僧,又出自名门,自然是不会同意其出关的。

玄奘主意已定,他邀约几个志同道合者向官府呈表申请,那官问道:“各位法师是清修之人,今聚集到官府有何事要本官办理?”

玄奘奉上呈表,说:“我等几人,为求佛经真典,想到印度去访问高僧,恳请大人为我等发放过关文牒。”

那大人正色道:“朝廷有令,目下正与突厥相持,任何人都不能出关。”

任凭玄奘等人如何请求,官府绝无松口放行之意。

没有过关文牒,别说出关,就连出城都不可能。

沮丧之下,其他人都退出来,玄奘却坚定不移地等待时机。

贞观年间,关中地区严重的自然灾害频仍。

《旧唐书·太宗本纪》:“贞观元年八月,关东及河南、陇右沿诸州霜害秋稼”

“斗米直绢一匹”

,“贞观之初,频年霜旱。”

《新唐书·五行志》:“贞观元年夏,山东大旱。

二年春旱。

三年春夏旱,四年春旱。

自太上皇传位至此,而比年水旱。”

关中地区水旱之灾最严重。

贤君名相对此亦无可奈何。

唯遣使慰抚百姓,祈雨于名山大川,岳渎诸庙。

贞观三年(629年)秋,朝廷发出允许人民离乡乞食的诏令。

玄奘拍手:“这下好了,正是出城的好时机!”

求法心切的玄奘,抓住时机,收拾简单行李,于八月一日早上混在灾民中出了长安城。

出城的人群中,有个秦州僧人孝达,在京师学涅槃经,功毕还乡。

在求学过程中,多次听玄奘的宣讲,所以认识玄奘。

孝达见名满京华的玄奘,也在万头攒动的人群中,惊喜万分,好不容易穿过摩肩接踵的人流,挤到玄奘面前,依出家人的礼数,合十行礼,作了自我介绍,问道:“法师如何不在寺院中为弟子们讲经,却在这逃难的人群中?”

玄奘见是个僧人,询问了法号,如实讲了自己要去印度求真经的愿望,叹口气,说道:

“我向官府呈请过关文牒,没有得到批准,只好混在灾民中,看看能够碰上好运气。”

孝达自告奋勇帮助玄奘,两人遂结伴而行。

一路遇上关卡查验,孝达取出回乡的文牒,玄奘站在旁边一语不发,顺利地到了秦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为夫体弱多病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官路红途直上青云永恒之门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官路扶摇绝品风流狂医误入官路步步升云极品对手升迁之路官狱医道官途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千里宦途官途:权力巅峰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官梯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