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第十八章 朱标才是最合适的接班人(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ntiquessd.com

“由于二祖是推翻您立下的正统皇帝,十分担心得位不正的问题,所以依旧延续了特务治国,对民间和官场进行高强度控制。”

“对内设置内阁和东厂,重用宦官,继续采取对官员和百姓的高强度控制政策,埋下明朝宦官干政的隐患。

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战果很少。

派郑和七下西洋,严重损耗国力。”

“加上常年对外征战以及大量浚疏运河的工程,导致沉重赋税和兵源徭役,这非常不利于民间发展。”

“打江山需要的是严峻,守江山却要张弛有度。

您在位时期过于严苛,就需要下一位皇帝采取宽松政策,引导民间蓬勃向上,而不是继续高压态势。”

“但二祖非正统继承人,让他难以把社会秩序变得宽松。”

“所以虽然有永乐盛世的说法,但其实对于百姓来说,生活情况并不算好。”

“只能说永乐盛世是建立在当时大明强盛的武力上,而不是建立在综合国力之上,跟汉武帝的情况有些类似。”

“不同之处在于汉武帝远征漠北是真有战绩,打得匈奴找不着北。

二祖远征漠北几次都没有找到对方主力决战,无功而返,还是略有些不足。”

“当然了,这些都只是二祖时期的缺点。

优点也非常多,包括二祖在位期间打下大大的疆土,甚至还在马六甲海峡建造城池,许多丰功伟绩,比这些少数缺点厉害太多。”

“只是跟朱标比起来,当时的大明需要的不是四处征战开疆拓土,而是休养生息发展国力。

国力上去了,这些事情哪个皇帝都能做到。”

“所以我才说朱标和二祖都有当皇帝的能力,只是在特殊时期,比如明初时期,朱标比二祖更适合。

如果是在明末的话,才需要二祖这样杀伐果断,雄才大略的皇帝镇住局势。”

“并且明初朱标上位的话,不容易为大明的灭亡埋下祸根,相反二祖时期确实埋下了不少雷,可以算是间接导致了大明的灭亡。”

朱云峰尽量说得比较委婉客观,没有贬低朱棣的意思。

他写历史,经常去逼乎查阅资料。

除了研究史书,自己去了解那些历史以外,也会去看看逼乎那些大手子们的看法。

而逼乎大手子们往往分成两派,一派朱标吹,认为朱标不死,大明千秋万代。

另外一派认为朱标就是个冲击波,被吹出来的伪神,实际能力远不如朱棣。

曾经朱云峰年轻不懂事,加上朱棣是他直系祖先,天然让他站队朱棣,便也觉得朱标不如朱棣。

毕竟朱标死得早,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

但后来思想成熟了,对政治稍微有些研究了才知道,在朱元璋那个时期,朱标确实是最好也是最合适的接班人。

这无关于朱标和朱棣两个人的能力,而在于他是朱标,二十二岁监国,处理国政十多年的大明太子!

他监国时期,文官认可,武将信服,兄弟支持,百姓爱戴,是全大明上下公认的最完美的储君,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明初时期动荡难安,朱元璋当皇帝安全感一直不强,生怕老朱家皇位不稳,因此对官员百姓采取高压政策,稍有不慎就兴大狱,造酷刑,结果造成起义不断。

洪武时期农民起义次数达三十多次,仅次于明末崇祯时期。

在这种环境下,是个人都能看出来,此时的大明需要的不是继续东征西讨,而是像汉文帝和汉景帝一样,与民休息,恢复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极品对手误入官路绝品风流狂医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官梯险情直上青云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医道官途升迁之路步步升云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官途:权力巅峰官路扶摇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为夫体弱多病千里宦途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官路红途官狱永恒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