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ntiquessd.com
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
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一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
的大讨论如火如荼地展开,这场讨论不仅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也深刻影响了一代人的思想观念。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到了80年代,中国社会再次迎来了一场关于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重大转折。
这场转折的,是一封看似普通的信件。
1980年5月,一个名叫潘晓的青年给《中国青年》杂志写了一封信,题目是《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
这封信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当时,中国刚刚从文化大革命的阴影中走出,许多青年人心中充满了彷徨、苦闷和迷惘,潘晓的信件正是这种情绪的集中体现。
《中国青年》杂志认为这封信具有代表性,于是将其发表,没想到这一举动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内关于人生观的大讨论。
在那封信中,潘晓用真挚而痛苦的笔触表达了自己的迷茫和苦闷:“过去,我对人生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希望,从小我就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雷锋日记》英雄的事迹也激动得我一夜一夜睡不着觉”
。
这封信的发表,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热烈讨论。
这场关于人生观的大讨论持续了半年之久。
在讨论中,人们提出了多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人活着是为了使别人更美好。
这种观点强调人们不能遇到挫折就退缩,应该为了理想不惜献出生命。
第二种观点则不认同第一种观点,认为为了自己和为别人不是截然对立的,人考虑自己是正常的。
应当承认为自我有存在的合理性——“主观为社会,客观成就我”
。
第三种观点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认为人的活动首先是要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然后才能满足别人。
这些观点在讨论中不断交锋,有的人高度评价了这次的大讨论,认为它为青年人提供了一个研讨人生的平台,有利于大家共同进步。
但也有保守的人指责杂志社,反对发表这样的信,甚至有的单位还扣押《中国青年》杂志,不许人们看。
还有的单位把参加讨论的青年当作“危险分子”
,甚至视为“洪水猛兽”
。
这种情况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人生观讨论值得重视》的文章后才有所改变。
在那个充满变革的年代,我如同许多同龄人一样,怀揣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对理想的追求,开始了一场关于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探索之旅。
最初,我将目光投向了马列主义的经典着作,试图在那些历经岁月洗礼的文字中寻找答案。
那些关于阶级斗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意识到,单纯的理论学习并不能满足我对这个世界的全面理解。
我开始参与到同学们的讨论中,那些激烈的争论和深入的分析,让我开始从改革与变革的层面去重新审视这个论述。
我意识到,改革不仅仅是经济体制的转变,更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